虛擬鍵盤的優點在於可以讓大屏設備保持一個苗條的身材。虛擬鍵盤缺乏物理鍵盤在輸入手感上的先天優勢,只能敲擊屏幕上的一堆像素。為了讓用戶能夠與這種系統進行有效的交互,它必須做到完美,需要採用一些小技巧幫助用戶避開這種輸入機制的固有缺陷。
對比iPhone和使用Android系統的HTC Magic (G2),就會發現虛擬鍵盤能夠造成的問題以及應對之策。在iPhone上打字——特別是打英文——非常順手,也許比物理鍵盤上更好。在HTC Magic上做同樣的事則非常惱人,錯誤連連。請注意,其中有些問題是由Magic本身而非Android系統所造成。
尺寸
HTC Magic和iPhone有著相同的像素面積:
整個鍵盤,乃至每個按鍵的像素面積都基本相同,不過Android在空格鍵左右適宜的添加了逗號和句號:
但HTC Magic屏幕的物理長寬均為iPhone的90%。這聽起來或許無甚大礙,但實際上對可用性影響很大。下圖是物理顯示面積對比:
接下來輪到鍵盤,同樣是物理顯示面積對比:
哪怕長與寬僅差10%(之所以不用19%左右的面積差差距,是因為在這方面寬度遠比長度更重要),HTC Magic的鍵盤還是要小許多。這帶來了兩個問題:
首先,這降低了按鍵準確率。我用iPhone時很少按錯,用Magic時常常按錯;
其次,被手指遮擋住的部分所佔鍵盤比例更大。
這讓觀察自己所按按鍵更為困難。不得不承認,我的手比較大,有些人可能會更喜歡HTC Magic稍小的屏幕,但哪怕是他們也可以在更大的屏幕上實現更精準的點擊。
注意力
使用物理鍵盤時,用戶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顯示的文字上。沒必要看著鍵盤,因為按鍵不 會移動,而且鍵盤的物理特性也確保了用戶的手指定位。虛擬鍵盤就不同了。哪怕手指最細微的位移也可能導致錯誤點擊。更有甚者,虛擬鍵盤本身就可以變化。在 絕大多數情況下,虛擬鍵盤用戶會將注意力放在鍵盤而不是屏幕所顯示文字之上。
這就意味著誤按時的字母提示必須明顯,能讓用戶在只看著鍵盤的情況下也可以注意到。由於用戶的手指擋住了按鍵,單純高亮按鍵無法提供足夠的反饋,現在兩個系統的字母提示都在按鍵上方彈出:
不幸的是,iPhone可以在按鍵瞬間顯示出所按字母,但Android上有延時。一開始我懷疑這是硬件速度造成的延遲,但後來發現模擬器上也有延時,這只能是刻意而為。延遲是如此之嚴重,以至於打快了以後,根本就不彈出字母提示了。
演示視頻下載,體積很小
這個小設置在實質上將字母彈出提示無效化,強迫用戶不斷在鍵盤和文字輸入欄之間不斷移動注意力焦點。這減緩了我的打字速度、不斷打錯單詞、字母。
速度
儘管此前iPhone的鍵盤速度並不像3GS上這麼好,但從按鍵到出現字母絕對沒有延時。iPhone顯示字母的速度可以和你打字一樣快,Android做不到,這就帶來了一些問題:
首先,你常常得打上幾個字母之後才能看到單詞,Magic的速度就是跟不上。
其次,Magic有時會在用戶已經開始打新的單詞以後糾正之前的單詞。打完單詞後的變化往往並不明顯,因為延時太長。結果就是你常常看不到自己真正打出來的詞,而且即便你打對了,Magic也有可能在你打完很久以後「糾正」它。
自動糾正
自動糾正是Android勝過iPhone的地方。iPhone僅向每個單詞推薦一個糾正,而Android提供好幾個,從用戶尚未打完整個單詞之時就開始推薦。
打長單詞時,往往剛打了幾個字母就看到正確的單詞出現在列表中。不過我不確定這在效率上到底是不是有益無害的,因為你把少打字省下的時間花在了查看推薦單詞列表上,但這樣在感覺上確實更好。
iPhone會自己添加你使用頻繁的詞,而Android可以手動添加單詞。和iPhone一樣,Android也有繞開你想打的詞的趨向,但你可以在Android上通過手動添加單詞修復這種問題。(iPhone上就要另闢蹊徑,新建一個叫Fucking的聯繫人)
兩款手機都會自動為can't等詞添加』。和iPhone不同的是,Android不會堅持將所有的its替換成it's。這兩個系統也都有標點符號快捷鍵,特別是兩次空格會按照英文輸入習慣自動變成句號+空格。
按鍵動態縮放
iPhone會自動調整不可見的「觸摸區域」來方便你打字。David Pogue是這麼描述的。
儘管無法用眼睛看到,但iPhone鍵盤的按鍵面積是實時變化的。就是說軟件會根據概率自動增大特定按鍵的「觸摸區域」。
舉個例子,如果你打了N,那麼下一個字母不太可能是H,但很可能會是G。iPhone就會相應的增減這兩個按鍵的觸摸區域。如果你打了N再按到 G和 H之間的間隔,iPhone就會判斷你想打的是G,因為NG是英語裡的一個常用字母組合,而NH並不常用。(住在New Hampshire的人除外,該地的縮寫是NH)。
這常常會致使你在輸入iPhone不支持的語言時出現錯誤,但對它支持的語言來說,這確實頗有助益。就我目前的觀察來看,Android似乎根本沒有這種按鍵縮放——在用了不支持這種功能的軟鍵盤之後,你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麼依賴它。
譯註:這樣的設計貫穿與iPhone的UI,KKK此前的觸不到的按鈕對此也有評述。
語言支持
iPhone的虛擬鍵盤可以快速切換所用語言,並會自動切換到該語言的糾正用字 典。而Android無法快速切換鍵盤語言設置,即便設置內切換了Locale也不會更換軟鍵盤鍵位。(譯註:谷歌、HTC等輸入法可以直接快速切換輸入 語言,但這樣就替換了系統軟鍵盤,而這兩個輸入法的英文輸入體驗遠不如系統軟鍵盤)
兩個系統都可以通過長按字母鍵輸入大/小寫,也都可以切換到數字和特殊符號的第二鍵盤。用戶可以在iPhone上用手指從「數字鍵盤」鍵劃至特定的數字或符號,它會在輸入該數字/符號後自動切回普通鍵盤。Android沒有這個快捷操作。
橫向鍵盤
兩個系統均提供橫向鍵盤。橫置手機會自動切換到寬屏虛擬鍵盤。增加的寬度可以顯示 更大的按鍵,讓打字更為容易。橫向鍵盤在兩個系統上都需要軟件的支持。事實上,有些Android程序對虛擬鍵盤很不友好,彈出虛擬鍵盤時表現很奇怪。這 可能是因為它們本為G1這個有物理鍵盤的手機而設計。但我估計這些程序最終都會提供升級,包容虛擬鍵盤。
多點觸摸
iPhone通過兩種途徑使用多點觸摸支持虛擬鍵盤:
使用組合鍵。比如你可以在按住Shift的同時按h鍵輸入大寫的H,而同樣的操作在Android上只能先按Shift,鬆開後再按h;
雙拇指同時輸入而不丟字。很快地用左手輸入t,右手輸入o,iPhone上會打出to,而Android上會丟一個字母。
Android目前僅有HTC Hero支持多點觸摸。
總結
虛擬鍵盤的成敗取決於細節。不是單個,而是所有這些特性讓iPhone在虛擬鍵盤上勝 過Android。無數小變化帶來真正的巨變。Apple很顯然是花了大把時間處理好每個細節(呃,除了那個Ducking字典),而Google目前在 這方面是只求擁有,不求與iPhone比肩。
不過我毫不懷疑Android的虛擬鍵盤將在未來得到提升,並期待著他們的表現。
http://iphone.tgbus.com/news/class/200908/20090813092332.s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