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AIO CR13是2007夏季Sony新款NB中的平價青年機種,雖是14吋機型卻頗有延續13吋C系列的味道。鮮豔活潑的四色款式讓人耳目一新,並有LED底燈、獨立螢幕電源、WebCam等新特色,Santa Rosa平台搭配獨立繪圖晶片,也提供了合理的效能表現。
Sony VAIO CR13
LCD
|
14.1吋寬螢幕 (1280x800) |
Video
|
ATI Mobility Radeon X2300 (64MB) |
CPU
|
C2D T7100, 1.8GHz (2MB L2) |
HD
|
100GB |
RAM
|
DDR2 667 1024x1 |
OS
|
Vista Home Premium |
外觀設計
CR13標榜多種活潑亮眼的色彩,共有粉紅、藍、白、紅四色。粉紅CR13充滿浪漫氣息,火紅CR13狂野大膽,這兩色機種特別令人耳目一心,預計也會吸引更多女性消費者的注意。CR13在國外另有黑色款式,但這回並未引進台灣。
四色機種 (詳見圖片報導)
除了上蓋之外,各色機種的內面也有不同配色,其中粉紅、藍、白皆以淡色作搭配,獨有紅色機種採身黑色內面,因此各色款式的視覺氣質,也因此有很大的不同。
以這次Sony送測的粉紅機種為例,內面機殼是淡淡的粉紅色,但跟上蓋那種鮮豔的粉紅不同,顏色稍微帶點皮膚色。以珍珠光澤處理的內面質感特別,有種小女孩玩具般的夢幻天真氣息,巧妙地消除了塑膠材質的廉價感。
內面造型 (大圖)
內面機殼材質,有種玩具般的可愛感
CR13各色機種有共通的三項「閃亮」設計:
第一,是上蓋皆採時下流行的鏡面處理,並加上珍珠光澤來呈現近似化妝品的精緻感。
第二,是圍繞機身側邊的銀色亮面鋁框,不但將機身妝點得更閃亮動人,同時也加強了防撞機能。
第三,則是CR系列最特別的LED特效底燈。
鏡面上蓋與亮銀邊框
CR系列的特效底燈,裝設在機身前側中央的下方斜面,由四顆白光LED與三顆藍光LED組成,會在各種機身狀態下,呈現不同燈光組合的效果,將光線投射在桌面。這讓我們想到電影中,飆車族愛用的底盤燈光,沒有多大的實際作用,但看起來真的很炫。
在機身下斜面的LED特效燈
LED特效燈投射在桌面 (在黑暗中更明顯)
講完了效果,還是得談一些比較實際的東西,機身尺寸與重量。CR系列是14吋寬螢幕機種,比VAIO C系列的13吋又大了一號,體型與重量自然也省不到哪裡去。然而,不知該說CR設計不錯,或是C設計失敗,相較下CR系列只多了約150g,實測重量約2.45公斤。
當然,對台灣使用者來說,這樣的體型重量還是負擔大了一些。既然是平價青年機種,也許就是希望各位有為青年順便練練身體,將來好報效國家吧XD。
上蓋開啟角度可超過180度
鍵盤兩旁整排的網孔多為裝飾,實際上喇叭開孔只有一小塊
在機身配備方面CR13也有些新特色。其一是內建了130萬畫素WebCam,方便作IM視訊溝通,並補足了先前C系列沒有WebCam的缺憾。此外,CR13的幾顆快捷鍵,也提供了不少特別的功能。
內建有130畫素WebCam
快捷鍵功能
快捷鍵列中的「AV MODE」按鍵,可以在關機的狀態下,以Instant On的方式免開機進入作業系統,就能提供多媒體播放的功能。相較於需漫長等待的Vista開機,CR13進入Instant On介面只需短短6秒。
因Vista開機程序的改變,過去在XP時代有Instant On功能的NB,更新到Vista機種後武功也被廢掉了,變成得先經Vista開機才進入多媒體介面。CR13跟同時發表的VAIO TZ系列,是我們資料中目前最早具備Instant On能力的兩款Vista機種,VAIO在這方面的技術似乎是比較領先的。
VAIO CR的Instant On畫面,提供DVD、音樂、照片播放功能
另一種情況,若是在Vista開機後,「AV MODE」按鍵的功能會轉為呼叫程式快捷列。畫面上方會跳出一排預設的程式圖示,供使用者快速啟動,並且也可讓使用者自行加入常用的程式項目。
畫面上方的一列AV MODE快捷程式列
快捷列中的「CAPTURE」鍵,用來快速呼叫CR13的拍照程式,之後就當作相機的快門鍵使用,方便你快速拍下喜歡的照片。
另一顆「DISPLAY OFF」鍵,則提供了單獨關閉螢幕電源的功能。就像桌上型螢幕一樣,當你不需要顯示畫面時,隨時可以關閉螢幕來節省電力消耗。這確實讓NB方便性增加許多,希望未來的機種能繼續沿用下去。
具有特別功能的快捷鍵列,以及全新按鍵模組
輸入
這一波的VAIO新機種,改用了全新設計的鍵盤模組。按鍵間的間隔分明,官方說法是源自「日式庭園水中石塊」的概念,但我們怎麼看都覺得很像Apple Macbook的鍵盤設計。
較寬的鍵盤間距,有幾個實質上的好處。在打字時,比較不容易錯按到鄰近的按鍵;留長指甲的女性在打字時,不用擔心指甲卡在按鍵縫隙間;想要清潔鍵盤時,也會變得輕鬆容易。
按鍵觸感也跟過去的VAIO鍵盤不太相同,感覺較軟、反饋也比較弱一些,但打字時相當安靜,舒適度也算不錯。此外,CR系列還特別採用跟過去VAIO不同的鍵盤字體,一時間讓人不太習慣。
鍵盤配置
觸控板,同樣是一整個粉紅,半透明的左右鍵質感不錯
IO配置
機身前側鋁框稍突出上蓋一截,除了視覺裝飾外,也讓使用者在關閉上蓋時,仍可以操作多媒體播放,以及檢視系統狀態。唯一的缺點是,這部分相當容易留下指紋。
前:亮面鋁框上的播放控制鍵、指示燈號區
前:亮面鋁框上的播放控制鍵、指示燈號區
側邊的散熱孔設在左側後、後側左兩處,是最不影響使用者操作的位置,加上底板有大量的散熱開孔,機身整體散熱性能良好,但就是不太適合放在膝上操作。
後:電源孔、電池、散熱孔、數據機埠
機身IO相當完整,常見IO幾乎都到齊了。3個USB分散左右側,並且除了Sony自家的MS卡槽外,也增設了使用率最高的SD記憶卡插槽。分設為兩個插槽,顯示Sony還是不願意讓自家記憶卡跟外族混在一起。
左側:防盜鎖孔、散熱孔、VGA、S-Video埠、USBx2、1394埠、麥克風孔、耳機孔、無線裝置開關
右側:MS讀卡機、SD讀卡機、ExpressCard/34、光碟機、USB、網路埠
規格
CR13採用Intel Santa Rosa平台規格,但無線網卡仍是舊規的3945ABG,未能支援802.11n Draft新標準,而且也未搭載Turbo Memory模組。
主要的規格配置跟VAIO C風格類似,是以最基本的主流CPU與RAM,配上最初階的獨立顯示晶片,提供效能表現合理而且平價的平台。處理器是Core 2 Duo T7100,1.8GHz、2MB L2、800MHz FSB。單條DDR2 667 1GB RAM,另保留一組插槽可以擴充。
繪圖功能雖是獨立晶片,但僅是初階的ATI Mobility Radeon X2300,繪圖記憶體只有64MB。繪圖、遊戲以及整體Vista效能都會比整合式的X3100好一點,但幅度卻也比較有限。執行遊戲時,仍無法盡情啟用太多3D特效。
ATI Mobility Radeon X2300的規格資訊
系統裝置一覽 (實際CPU應為T7100,系統錯誤偵測為T7500)
效能表現之比較機種:
VAIO CR13因為規格較為平庸,因此效能表現只能算是Santa Rosa機種的基本水準。其中繪圖效能也不比整合式的X3100強過太多,而且輸給對手的同級晶片Nvidia GeForce 8400M GS一截。我們認為僅單通道記憶體是效能的瓶頸之一,在意效能的使用者,選購時不妨多裝一條1GB。
LCD
|
14W鏡
|
14W鏡
|
14W鏡
|
14W鏡
|
CPU
|
C2D T7100
(1.8GHz, L2 2MB) |
C2D T7100
(1.8GHz, L2 2MB) |
C2D T7300
(2GHz, L2 4MB) |
C2D T7300
(2GHz, L2 4MB) |
HD
|
5400轉 8MB 100GB
|
5400轉 8MB 160GB
|
5400轉 8MB 160GB
|
4200轉 8MB 160GB
|
RAM
|
1024MB x1
|
512MB x2
|
1024MB x2
|
1024MB x1
|
GPU
|
ATI MR X2300 (64MB)
|
GMA X3100
|
Nvidia GeForce
8400M GS (64MB) |
Nvidia GeForce
8400M G (128MB) |
電池容量
|
11.1V, 4800mAh
|
10.8V,47Wh
|
10.8V,47Wh
|
11.1V, 4800mAh
|
電力
測試機使用11.1V, 4800mAh電池,算是此類機型的標準容量。我們照例以DVD播放的方式測試續航力,得到約2.4小時﹙146分鐘﹚的成績,在獨立繪圖晶片機種中,算 是相當不錯的表現,在比較機種中甚至勝過了採用整合晶片的HP Compaq Presario V3501。
在官方資料中,CR13於一般使用情境的待機時間約為3小時,僅供大家參考。
總評
顯而易見的,VAIO CR13是非常視覺系的機種,很能討年輕女性的歡心。在價格同樣平實之餘,設計質感與規格、功能,都大幅超越先前的C系列。較明顯的缺點是畢竟屬於14吋機種,體型重量仍嫌較高。改天VAIO若推出12吋青年機,可能許多本土廠商就要非常擔心了。
VAIO CR13將於7/28上市,目前建議售價是NT. 39800元。不嫌它重的話,倒是相當建議學生族群列入採購清單。
優點-- 1. 價格平實; 2. 外型具質感、豐富色彩選擇; 3. 豐富實用的機能設計。
缺點-- 1. 體型重量仍偏高; 2. 顯示晶片較低階。
http://taiwan.cnet.com/cnetlife/reviews/0,2000080359,20120566,00.htm